首页>>医院要闻
近日,由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方萍等主持的“非确定性人工气道湿化研究以及湿化方法相关应用效果”项目科技成果在合肥顺利通过评审。
本次专家委员会由安徽医科大学赵梅教授、安徽省护理学会理事长武义华、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杨利琦、合肥市口腔医院主任护师张建凤、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护师丁萍、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护师吴丹、安徽省立医院副主任护师谢少清7位专家组成。
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委员杨振时,科研教学部主任李安洋等参加会议。会议由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科技成果评价中心主任周思惟主持。
会上,项目负责人、主任护师方萍从课题项目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研究结论、临床应用和护理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汇报。
该研究针对目前临床上脑卒中舌后坠需放置非确定性人工气道患者湿化不足现象,提出口咽通气道内氧驱湿化新方法,并研究得出适宜的氧驱湿化液泵入速度,不易引起患者呛咳,湿化效果满意,痰痂形成少,痰液易吸出,气道损伤少,增加患者舒适度。同时此项研究与常规湿化法相比,可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此外因操作创伤小,利于患者及家属接受。该项目发表统计源核心论文2篇,研究成果可推广至其它意识障碍舌后坠放置口咽通气道患者的气道湿化,具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汇报,并经质询和讨论后,一致认为该项技术设计思路严谨、合理科学,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文/图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