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信箱

  • 微信公众号

    预约挂号

  • 官方视频号

    关注我们

  • 官方抖音号

    健康科普

首页>>医院要闻

医院要闻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多发,预防和早期干预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0-05-25 阅读次数: 分享到:

    “孩子最近突然不爱说话了,睡觉也不是太好……”5月21日,在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市二院)心理健康门诊,市民吴女士带着孩子来做咨询。孩子的情绪转变让她百思不得其解,她不知道的是,这种情况意味着孩子可能已经存在心理障碍了。每年的5月25日,是心理健康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呈上升趋势,要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像吴女士孩子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我们医院的心理健康门诊接待的人群中,青少年可以占到10%左右,最多的时候,一天内接待了将近20名青少年,年纪最小的只有13岁。”据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市二院)精神科四病区主任唐新龙介绍,结合门诊来求助的青少年心理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情绪和行为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失眠和自伤行为。

   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的发生有遗传因素,但更多的是社会因素对个人的影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青少年正处于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当前教育背景下,家长、学校甚至社会更看重学习成绩,对孩子的性格、心理健康及人格培养认识不够,青少年面临学习压力大,再加上不良的应对方式,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因不适应学校、家庭及社会环境,而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和升学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困惑和问题,容易陷入误区。

    “这些都是由于青少年面对的现实问题所引起的情绪障碍,要引起足够重视,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唐新龙告诉记者,很多时候,家长会误以为孩子小题大做,并对心理问题讳疾忌医,“在门诊中我们就遇到过这样的案例,家长对于孩子早期的抑郁表现没有重视,等到出现自伤行为时才发觉问题的严重。”

    “当青少年情绪上有问题,像饮食、睡眠、情绪有一些不太好的变化时,是需要及时就医的。对于轻症患者,我们会从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开始,如果严重的话,就需要用药治疗。”不过,唐新龙也表示,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早期预防比干预更重要。他建议,社会、学校和家庭要通力合作,加强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同时更新教育观念和模式,帮助青少年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心理健康。学校也要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协助家长对青少年心理问题作出理性分析,引导家长学习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理念,与青少年促进沟通、加深相互理解。如果经过努力无法调节孩子的抑郁情绪,就需及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